top of page





11887.png)

-
曾任兩間大行財富部總裁:共12年資產管理經驗,累計管理資產50億
-
憑自創「齒輪理論」負債80萬變坐擁1億 年賺21%(14年 - 1200%回報):14年回報:14年80萬變1億
-
曾任多間大型私人銀行、保險公司、證券公司金融教練
-
以「施傅研究部核心課程」教授超過3萬人
-
成功半退休移居加拿大財務自由人、4個小孩的全職爸爸、天使投資者


1991
初接觸金錢
小時後在校巴上賣糖果給同學,賺錢去「卡機」抽龍珠咭閃中閃再賣出。每月收入最多$1,500。這時候的我整天在計劃如何賺錢,為的是購買我最愛的模型四驅車。
1994
靠勞力賺錢
1994年我全家移民到加拿大,中學拿到好成績考入理想的大學主修機械工程。大學期間家裏欠下債務,我開始靠買賣書籍、補習,半工讀課程直至畢業。大學畢業後我毅然決定回港,我只得一個目標: 補習、儲錢、還清債務。圖中是我回港前最後的照片。


1997
儲蓄財富蒸發
大學期間開始接觸投資,1997年科網股盛行,開始學習投機股票細價股,大學畢業時投資失利,再加上家裏欠下的債務,令我最終負債80萬元。要還清債務我決心要加快短線回報,窩輪、期權、期貨、外匯、商品、即日鮮等都沾手。2006年我買了恆指認沽證(窩輪),不久北韓核試,恒生指數早上大瀉,我當時把心一橫,將儲來的十多萬元全投資進去,然而在「壞消息」下,恆生指數卻升了200點,我的財富亦蒸發了七成。結果原地踏步!
2007
第一桶金
經歷挫折後,我決定再用基本分析買賣正股,每年閱讀十本投資書、每週八本財經雜誌,更連續兩年坐在「彭博機」前重新統計所有投資分析,並重新審視個人投資策略。之後深造技術分析時,我認為可補基本分析投資的盲點便開始設計「齒輪理論」投資系統。2007年賺取我的第一桶金,買入第一個物業和車位,並還清所有債務。



2012
人生部署
2012年香港政府出「辣椒」,儘管歐債危機及美國評級問題相繼湧現,但按數據看整體經濟仍是牛市,因此我預留一半「彈藥」作彈性投資,另外買入比第一個物業貴三至四倍的物業,2019年時已升值一倍。期間結婚擺酒支出龐大,幸好我及早開始上述計劃,並運用資產和資金以「齒輪理論」投資系統增值,才能部署生孩子、還按揭、以及應付龐大支出。
2013
結婚生子
投資路上若不是「改邪歸正」可能至今仍然未有能力結婚、生孩子、置業,更不用想將來。第一個小孩即將來臨,我腦海有很多對未來的憧憬,推動我為將來策劃。



2019
重視家庭
十年前經過一場大病、親人離世,我認為家人、朋友、自己的健康不是必然。金錢回報是重要一環,但我認為時間回報亦非常重要,我想分配時間於投資外,仍然有時間生活。
認識我的人都知我非常重視家庭,家庭的相片常提醒我自己人生最重要的資產是關係、生命、興趣。
2020
計劃半退休
現在是四個小孩的爸爸,日常生活支出當然龐大。除了認真工作外我更享受和家人相處,學懂享受了。幸好如我所計劃,財務自由讓我有更充裕的資金流,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環境,還有愛車代步可以飛車回家見家人!半退休後我要給家人更多的是時間和陪伴。




NOW
踏入財務自由
現在的我38歲能夠財務自由,回流加拿大和家人生活。我的心願還是想讓更多人可以學懂財務自由的方法,分享我怎樣由負債80萬以時間累積財富,38歲能夠達至財務自由之路,而且這並不是遙不可及。這是我唯一留下的電子天書「十年財務自由 施傅一生投資藍圖」,清晰簡單留下我的財務自由投資策略給一直支持我的你們!







1/4
感激粉絲和同學仔多年支持,回加國半退休前我一共開了46次茶聚分享我的投資心得和分析。其實從前我最不會演講,站上台也會很怯場,但真心覺得「投資不是大鱷專利」我想更多人學懂投資,做到財務自由,可以花更多時間在家人和朋友身上及享受人生。

5種被動收入,普通人$1000都可以開始,睡後自動加人工(小試牛刀版)
很多人都說想要被動收入,想要躺平賺錢,但行動動卻跟不上思維,一直停留在空想階段。其中一個原因是誤以為入場門檻很高,事實上有很多1萬元以下,甚至$1,000以下的項目,可以產生被動收入。或許1萬元或1千元的回報不多,但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,先開始並依靠複式威力,讓時間成為優勢!




bottom of page